胃長息肉原因有哪些?一定要切除嗎?別擔心,大部分都是良性的,但如果是「這情況」,建議即早切除!本文要詳解4大胃息肉形成的原因,還要教你如何防止胃息肉增生。
胃息肉是什麼?胃息肉種類
胃息肉是胃內壁上的一種腫塊或組織增生,通常是良性的,主要有以下3種:
胃底腺息肉
最常見的胃息肉(約佔90%),呈半球狀,表面光滑,通常小於0.5公分。多見於胃體或胃底,尤其是胃大彎處,顏色與周圍黏膜一致。胃底腺息肉通常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無關,除菌治療可能與息肉的發生率上升有關,但該息肉多為良性。
- 好發族群:中年女性及有家族性遺傳者(常伴隨大腸息肉)。
- 癌變風險:機率極低,當息肉 >1公分、表面潰瘍或位於胃竇部時需切除或切片。
- 檢查或處理建議:無遺傳性因素者可每3-5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。
增生性息肉
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慢性胃炎相關,胃呈慢性發炎狀態。顏色較紅,表面凹凸不平,形似草莓,隨大小增長易糜爛或出血。
- 好發族群:感染幽門螺旋桿菌、慢性胃發炎、年紀50歲以上、曾接受胃部手術者。
- 癌變風險:癌變機率低於1%,但當息肉>2公分或出現表面糜爛、易出血時,癌變風險增加。
- 檢查或處理建議:
- 發現時應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並進行殺菌治療,息肉可能縮小或消失。
- 息肉>2公分、表面糜爛或位於幽門出口影響通道者,建議切除。
腺瘤性息肉
發生率低於1%,多與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有關。胃黏膜因反覆發炎而萎縮,部分細胞轉變為腸細胞(腸化生)。醫師透過胃鏡發現腺瘤性息肉時,需警覺其他部位可能有早期胃癌。
- 好發族群:長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、患有萎縮性胃炎或腸化生者。
- 癌變風險:腺瘤性息肉為癌前病變,具有較高的癌化風險。即使切片結果為腺瘤,仍不能完全排除已癌變的可能性。
- 檢查或處理建議
- 發現疑似腺瘤性息肉時,需進行切片或直接切除,避免癌變。
- 確診後應殺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,並固定每年進行胃鏡檢查以監控病變情況。
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若小於1公分,可觀察不用切除;超過1公分建議切除。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可觀察,但大於1公分也應切除。
而腺瘤性息肉不論大小都需切除,特別是超過2公分時,惡性風險更高。
究竟胃長息肉原因有哪些?
胃息肉形成的原因
雖然胃息肉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,但它們仍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。了解胃長息肉原因有助於我們有效預防與管理胃部健康。以下是胃息肉形成的原因:
飲食與生活習慣
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胃息肉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。高鹽分、高油脂、加工食品的過量攝取,會增加胃黏膜的負擔,促進炎症反應,從而增加胃息肉的風險。此外,長期飲酒、吸菸以及不規律的作息,會損傷胃部的保護機制,進一步提高患病的機率。
幽門桿菌感染
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寄生於胃部的細菌,已被證實與胃息肉、胃炎、胃潰瘍等多種胃部疾病有密切關聯。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未及時治療時,會引發胃部持續性炎症,進而可能促使胃息肉的生成。這類感染可透過血液、糞便或口腔接觸傳播,應特別警惕。
遺傳因素
胃息肉的形成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。如果家族中有親人曾患有胃息肉或相關胃部疾病,患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。因此有家族病史的人應定期進行胃部檢查。
其他疾病影響
許多與胃部有關的疾病,如慢性胃炎、胃潰瘍等,會破壞胃黏膜並誘發胃息肉。這些疾病通常會導致胃內部環境不穩定,進而提高胃息肉的風險。及早發現並治療這些基礎疾病,是預防胃息肉的有效途徑。
如何預防胃息肉?
- 健康飲食:少吃高鹽、高油脂及加工食品,多攝取蔬果與纖維。
- 改善生活習慣:戒菸限酒,養成規律作息與適量運動。
-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:若檢測感染,及早治療清除細菌。
- 定期胃鏡檢查:特別是有家族病史或相關症狀者,及早發現問題。
留意胃長息肉原因,維登守護您的腸胃健康
了解胃長息肉原因可幫助我們提早預防,養成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,並定期進行胃鏡檢查,能有效降低胃息肉及其併發症的風險,守護胃部健康!
想做定期胃鏡檢查嗎?維登診所有多種胃鏡方案,包含一覺醒來就能做好的無痛胃鏡,輕鬆預防胃部疾病,快填寫表單預約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