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一樣嗎?專業醫生帶你1次搞懂差異、症狀
2024-11-21

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一樣嗎?專業醫生帶你1次搞懂差異、症狀

你是否曾感到胃部灼熱或隱隱作痛?面對這種情況,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都可能是元兇,只是兩者發作的部位、症狀會有部分差異,接下來就讓文章帶你快速認識這2種常見的消化性潰瘍,快一起往下了解吧!

同樣是消化性潰瘍,12指腸潰瘍、胃潰瘍差在哪?

造成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的主要成因,大多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止痛藥、遺傳、壓力大、飲食習慣不當等有關。儘管這兩者都屬於消化性潰瘍,但發作位置、表現皆有顯著差異,以下透過表格說明:

胃潰瘍12指腸潰瘍
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偏低或正常,但胃黏膜易受損胃酸分泌增加
疼痛時間進食後疼痛加重,尤其進食的30~60分內空腹或深夜時較痛,進食後緩解
疼痛位置左上腹部右上腹部
疼痛表現上腹悶痛、噁心、飽脹感上腹疼痛、飢餓性灼燒感
好發年齡40~60歲20~40歲

 除了12指腸出血,出現這些症狀也要當心

上文提到,12指腸潰瘍會使胃酸分泌增加,不僅刺激著腸道內壁,還可能侵蝕周圍組織,引發更嚴重的問題,像是12指腸出血等,需要立即就醫檢查,不可輕忽!接下來,維登將說明幾個常見的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症狀,讓你更好地識別潰瘍可能帶來的風險,有助及早發現、治療,避免更嚴重的症狀發生!

1.腹痛、腹瀉

常見的胃潰瘍症狀、十二指腸潰瘍症狀之一是上腹疼痛,但疼痛的時間有所不同,前者腹痛多在進食後發生,這是因為食物刺激潰瘍位置而加重不適;後者則因為胃酸分泌增加,卻沒有食物能中和酸度,導致在午餐、晚餐前的空腹時間容易有強烈的燒灼、刺痛感。

胃潰瘍不直接導致腹瀉,但可能通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、藥物副作用或胃酸分泌異常等間接影響腸道功能。若出現腹瀉,需綜合考慮病史及用藥情況。

2.噁心、沒有食慾

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同樣都會影響消化功能,但其原因與表現略有不同,胃潰瘍是因潰瘍部位受胃酸與食物雙重刺激,容易導致消化道蠕動異常、胃排空速度變慢,進而引發腹脹、胃悶的不適感,讓人失去食慾、不想進食。

十二指腸潰瘍則多因空腹時胃酸直接刺激潰瘍部位,伴隨神經信號異常,偶爾會引發噁心與腹脹感,特別是在空腹時較為明顯,但進食後常能緩解,因此建議12指腸潰瘍患者即使沒有食慾仍要適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,以緩解症狀,避免更嚴重的腹痛出現。

3.幽門阻塞、穿孔等併發症

若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遲遲沒有治療,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,像是幽門阻塞。幽門是連接胃和十二指腸的部位,當潰瘍長期存在或惡化時,可能導致周圍的組織腫脹,使食物無法順利通過,引發腹部脹痛、噁心等不適症狀,這時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來解除阻塞。

此外根據統計,約有2~10%的潰瘍患者會面臨到急性穿孔,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!穿孔表示潰瘍已經穿透腸胃壁,導致腸胃道內容物進入腹腔,引發腹膜炎,並伴隨劇烈的腹痛與發燒,不僅危及健康,還需透過緊急手術來修補損傷並清理腹腔。  

仍不確定是12指腸潰瘍或胃潰瘍?如何檢驗最準確?

上腹疼痛難耐,但不確定是否為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導致?以下提供2種檢驗方法,有助進一步分析,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:

  • 胃鏡檢查:這是最直接且精準的方法。醫師會使用內視鏡,透過口腔深入到胃部、十二指腸等,清晰觀察其潰瘍形狀、大小及周圍組織情況,並且在發現病灶時,也能及時進行止血及切片篩檢等。
  • 上消化道攝影:是一種X射線造影檢查,用來評估上消化道的結構和功能,包括食道、胃和十二指腸。能幫助診斷潰瘍、腫瘤、狹窄等問題。

維登守護您的腸胃,遠離胃潰瘍、12指腸潰瘍

當身體發出異常警訊,像是上腹痛、噁心、胃灼燒等,千萬不要忽視這些不舒服,因為這可能是胃潰瘍或12指腸潰瘍的信號,及早就醫檢查,才能避免病情惡化。

如果你也曾發生文章中的症狀,卻無法確定是否為消化性潰瘍所致,維登診所具備先進的胃鏡檢查設備,不但檢查快速、有效率,過程溫和舒適,同時也會有醫師一對一解說報告,讓你清楚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。現在就透過表單預約諮詢我們吧!

延伸閱讀:急性胃潰瘍症狀不可輕忽!胃潰瘍檢查、成因、預防方法看這篇

相關文章

2024-05-16
腸胃道問題困擾很多人,中永和腸胃科診所推薦維登,專業醫療團隊提供1對1諮詢,並有各式高規格儀器!
2024-04-15
台灣成年人約有兩百萬至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。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布的統計資料,每年年台灣有四千九百多人死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,另外有七千六百多人死於肝癌;而這其中大多屬於B型肝炎帶原者。
2024-04-02
Q:什麼是大腸息肉? A: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長出的病灶,形狀可以是長得像香菇、棒槌、扁圓形、扁平狀、長條狀、不規則的奇形怪狀。
2024-04-02
Q:大便和馬桶有些紅紅的東西,是出血嗎? A:先別急著沖馬桶,麻煩您拿起心愛的手機、光線調亮一點,多拍幾張。就診的時候讓醫師鑒定一下。
返回頂端